企业如何提高网络营销思维,提高推广效果呢
发布于 2021-10-11 19:44 阅读()
时代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同样,网络营销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以前是广告掌权的天下,而现在是消费者掌权的天下。企业主们应该经常听到这句话“思维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”,那在网络营销上思维到底产生了哪些变化?
用户的权利在提升
以前是商家横行霸道的年代,现在的顾客横行霸道的年代。
从门户到搜索引擎、到社交媒体,互联网的流量入口不断发生着变化。而用户从被动接收信息,到主动搜索信息,逐渐开始掌握广告的生杀大权,而此时那些广告就好比是待宰的羔羊。
网络营销逐渐迎来了用户掌权的时代。
尤其是信息流,将这一特性展现的一览无遗,用户只会点开自己所感兴趣的,而忽略那些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的广告。
信息多样化:从文字、图片到视频、直播,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使人们接收信息越来越便利化、多元化;
产品同质化:随着互联网的流量红利,建立一个新品牌不再是高成本投入,节省了很多租房、人工等成本,同时也造成了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;
消费升级:随着社会的发展,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的扩大,中等收入人群成为消费主流,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以上三点,无疑是造成“用户掌权”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。而消费掌权的一大特点便是个性化,用户在进行购买时,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,更多的是满足自身感受。
营销从寻找猎物到寻找同类
作为一名竞价投放广告主,肯定会时常感慨13、14年那个流量红利期。由于用户对于营销没有过多的概念,广告也没有如此之多的衍生形式,可以说,只要做竞价,就都挣钱了。
那时的用户,毫不夸张地说:所见即转化。所以,网络营销思维会倾向于:“谁抢的流量多谁就是赢家”。
即:多少人看到了(潜在思维是:看到的人越多,潜在用户的比例就大);谁对我有用(潜在思维是:并不在乎企业和用户的三观相不相符)。
而现在,随着消费升级,消费者掌权的时代来临,营销思维开始倾向于:“谁占据用户的心智多谁就是赢家”。
即:多少人看到了(潜在思维是:流量来源是否精准);谁对我有用(潜在思维是:谁和我的产品三观相符)。
如此一来,营销思维便从“找猎物”变成了“找同类”,企业所面临的流量也将更加垂直、精准化。
网络营销重心开始从渠道向内容倾斜
互联网必然满足两个要素:节点和连接。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节点正变得越来越小,连接正变得越来越多。
这意味着渠道正在变得垂直化、碎片化。
在以往,用户接收的信息较少,且渠道单一。所以,网络营销主要就是对渠道的营销。
比如像脑白金,只是循环地电视广告播放,对用户进行洗脑。
而现在,渠道更加碎片化,用户每天可接触的新鲜信息也很多。所以,用户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器,他们会构建自身逻辑和观点。
他们只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,并且他们对信息的接纳周期变成了。
那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下,消费不断升级的情况下,营销应该如何做,才能更好地打动用户?
01 内容营销,从说服到分享
在上述,我们提到用户接收信息的多样化,同时消费更加倾向于个性化。
换句说法便是:用户是否认同你。对于现在的营销而言,我们要像一个朋友一样,去循循善诱,让用户形成转化。
比如意见领袖,他们就如同传播节点上的一个个扩音器,能够长期、精准地影响到自己的粉丝,并且他们熟知粉丝的思维模式,知道输出怎样的内容最容易影响粉丝的行为。
过去企业大部分的营销都倾向于官方发声,在大部分用户看来,这是一种自夸式营销。无论用怎么样的形式,无论出现在什么渠道上,本质都是“自己说自己好”,并且企图说服用户认为你好。
而内容营销却正在改变这一态势,在营销传播策略上,广告主会更倾向于第三方的力量,去诉说某件事情。
同时,由于这样的内容里往往隐含着用户认可的价值观和逻辑体系,他们也更愿意主动传播,变成传播网络上的许多节点。
比如,健身软件Keep的广告片,没有任何介绍产品功能的信息,而只传递“自律给我自由”的品牌精神,投放结束后日均自然新增翻倍,总用户也迅速趋近5000万人,因为这轮营销的原则是“讲给老用户听”,说出他们的价值观,他们就会自然主动地分享给身边的人。
02 渠道投放,从攻击到渗透
按照投放重点不同,广告主可分为效果型和品牌型。
效果型广告主更注重转化行为,以电商、应用、游戏等行业为主;品牌型广告主更看重品牌态度如美誉度、忠诚度等,以快消、汽车等传统行业为主。
随着用户环境的变化(用户主动权、判断力提升,选择多样化)和渠道碎片化趋势,简单粗暴的投放模式效果式微。
不可否认,渠道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。过去渠道地位强势,广告主只要选择某一种拥有巨大流量的渠道,就可以广撒网钓大鱼,让用户无法逃离广告的“攻击”。如今流量日益分散,用户接触广告的场景日益多样,注意力也更加分散,广告主想要传达的信息必须透过不同的渠道组合“渗透”到用户那里。
03 品牌营销,从侵入到沟通
企业品牌人格化、网红化是大势所趋,这意味着你的品牌对用户而言是“可沟通”的,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说自话。
面对新的传播环境,用户开始抗拒海量资讯和传统广告的侵入式营销,他们想要和真实、个性化、值得信赖的“魅力人格体”做朋友,他们希望购买的产品与他们气质相符。
网红之所以为网红,在于其迥异于他人的独特性,在于其生产内容的价值点。
所以,我们要擅于利用网络进行打造IP,通过社交媒体与用户产生有效联结。
其实,纵观大局,我们可看出营销思维的变化不过是更加精准、精细化。
何为精准?何为精细?在此的理解为,精准,对于流量的把控;精细,对用户心理的把控。
更多资源选择
- 田小喵吖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林达浪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有妈妈育儿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魔都小贝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伍零又伍零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鱼挽挽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冰淇淋味面筋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奶油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