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好一篇新闻小故事,需要具备什么条件
发布于 2023-07-26 19:07 阅读()
作者丨姚赣南
怎样写好新闻小故事?需要具备什么条件
新闻小故事是一种短通讯,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事件的新闻作品,由于其故事性强,贴近实际,贴近生活,贴近群众,从而受到读者欢迎。
新闻小故事的“三要素”
写新闻小故事,要围绕“新闻”“小”“故事”3个要素来加以表述。
“新闻”:指的是这一件事要能符合新闻的基本要素,是新鲜的、真实的,是客观存在的,而不是虚构的,也不是陈旧的。
“小”:指的是文章的篇幅要短小精悍,情节相对单纯,内容比较集中,一般为四五百字,最长别超过一千字。文章短而不空,短而有料。
“故亊”:指的是写的事情要生动有趣、发人深思,有故事情节,现场感强。正是这些小事,有的折射了道德风尚,有的体现了工作作风,有的反映社会变化,引发了作者的思路,从而想把它们写出来。这“故事”不是童话故事,也不是历史故事,而是一个新的、真的故事。
近日,看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官方号“云南清风”,上面就有不少新闻小故事,如《集体资金“现身记”》《被退回的120元交通费》《潜伏在集体资金里的“危险”排除了》《迟到4年的土地租金》等。一看标题,就把人吸引住了。
新闻小故事要有社会意义
写新闻小故事的主要手法是叙述,是白描。抒情与议论可以有,但不宜长。
在《人民日报70年通讯选》一书中,收录的几篇短通讯,都是新闻小故事,每篇都只有900至1000字左右。
《擦鞋者说》(见《人民日报》2006年3月19日)写的是南京41岁的擦鞋师傅郭兆松“以诚信立基,做良心事业”的故事。
《老郭脱贫记》(见《人民日报》2016年12月25日)讲的是56岁的河南封丘县王村乡小城村农民郭祖彬“政府兜了底,致富靠自己”的脱贫故事。
《虎林笑看虎怕牛》(见《人民日报》1996年8月19日)写的是哈尔滨的松北新区“东北虎林园”中目睹的“牛斗虎”的故事。
这些故事的特点都是单一、集中、具体,且结合时事,有社会意义。
《人民日报》2021年9月12日头版发表了一篇900字的短通讯《重庆市垫江县----牡丹花铺满致富路》,讲的是当地花农通过种植牡丹致富的故事。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:
黄清中家的农家乐可热闹了,庭坝上摆满了餐桌,他一边在厨房里给老伴打下手,一边忙着接电话:“需要订多少牡丹花?要丹皮吗?”香气从厨房传到堂屋,一道丹皮鸡摆上了桌,“咱家招牌,尝尝吧!”
接着,文章写了黄清中和花农们发展牡丹产业的故事,使得今年县牡丹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达392万人次,全县旅游收入26.6亿元,2万多亩牡丹花发挥出独特的经济价值。
写全县的经济发展,通过一株牡丹花、一个农家乐的故事展开,反映的是“同心奔小康”的主题。
新闻报道要学会讲故事
《人民日报》2021年9月14日第20版上发表了陆绍阳的文章《新闻报道要学会讲故事》。文章提出了以下这些观点是很中肯的:
文章立意是写好故事的关键。
讲好故事,贵在言之有物。
讲好故事,抓住“结构”这个关键词,就等于抓住了“牛鼻子”。
文章作者认为,优秀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叫得响、立得住、传得开,是因为立意有高度、内容有厚度、表达有温度。
在写新闻小故事,要言之有物,立意要高,结构要巧,做到传神,动情,感人。与长通讯的不同之处是,小故事的开头要开门见山,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情景之中,而不是“慢热型”地先作许多铺垫。
文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,也可以两三个,但都要与主题相扣,不可太分散。小故事中多写看到、听到的事物,恰当地运用语言对话和细节描写技巧。
小故事中最好能有一些知识性、趣味性。如在《重庆市垫江县----牡丹花铺满致富路》一文中,就讲述了“牡丹是花更是‘药’,----最值钱的是可入药的丹皮”“丹皮生长周期较长,5年一采”等。这些知识不少读者以前并不了解。
新闻小故事可以写成人物特写、事件特写、情景特写,也可以写成新闻速写或以第一人称的叙述。
实践证明,新闻小故事完全可以写出反映重要题材的文章。有许多新闻小故事登上了全国和省市大报的头版,有的获得了新闻奖,就是它质量上乘的表现。
各地的通讯员由于接地气,与基层近,在写新闻小故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,在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
(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、文学硕士)
相关阅读
- 田小喵吖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林达浪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有妈妈育儿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魔都小贝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伍零又伍零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鱼挽挽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冰淇淋味面筋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
- 奶油小红书...
¥552元
自营